许询
许询,东晋文学家。字玄度。祖籍高阳(今属河北),寓居会稽(今浙江绍兴)。生卒年不详。有才藻,善属文,与王羲之、孙绰、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。 终身不仕,好游山水,常与谢安等人游宴、吟咏,曾参与兰亭雅集。他善析玄理,是当时清谈家的领袖之一,隐居深山,而“每致四方诸侯之遗”(《世说新语·栖逸篇》)。与孙绰并为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。

终身不仕

许询是许皈次子,字玄度,小名阿讷。“总角秀惠,众称神童。”“父皈,以琅琊太守随中宗(晋元帝)过江,迁会稽内史,因家于山阴。”“询有才藻,善属文,时人士皆钦爱之。”“能清言,于时士人皆钦慕仰爱之。”

许询出身世家,才华超群,在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世族”的时代,要做官轻而易举,也顺理成章,但他出奇地不想做官:

寓居会稽,司徒蔡谟辟,不起。中宗闻而征为议郎,辞不就职。遂托迹,居永兴。

许询为了摆脱做官,迁居永兴,可是到了永兴,还是要他做官:

王中郎(王坦之)举许玄为吏部郎。

肃宗(晋明帝)连征司徒掾。

许询没有办法,于是决心隐居:

乃策杖披裘,隐于永兴西山。凭树构堂,萧然自致。至今此地,名曰萧山。

遂舍永兴、山阴二宅为寺。家财珍宝,悉皆是给。既成,启奏。孝宗(晋穆帝)诏曰:“山阴旧宅,为祗园寺。永兴新宅,为崇化寺。”

这样一来,皇帝也知道他为了隐居,连住宅家产都不要了,可见去意坚决,从此就再也不来征召他了。

在封建时代,像许询这样的皇帝征召而不肯出仕的人被崇为高尚,号称征君或征士,受人景仰,许询的名气更大了。崇化寺,就是现在萧山祗园寺。

隐居生活

西晋灭亡后,许询的父亲作为司马睿晋元帝)部属,也随皇室南渡。许询跟父亲来到绍兴,他深受佛学影响,静心寡欲,不慕世利,更不想参与政治。朝廷一再请他出来做官,他都婉辞不就。后来,为避免得罪王室,他与友人一起来到钱塘江边的小邑永兴(今萧山)隐居。

但是,皇帝的征诏又不断下来,他在萧山亦无法居住,最后,不得不抛弃家产,迁居到四明山区的剡溪。许询离开萧山时,他的故宅,由穆宗下诏收做寺宇,取名祟化寺。《建康实录》曰:晋许询舍永兴、山阴二宅为寺,家财珍异,悉皆是给。既成,启奏孝宗。诏曰:“山阴旧为祗洹寺,永兴居为崇化寺。”崇化寺,北宋治平年间改名祇园寺。许询做过“都讲”,即主持学舍之人,今之校长,被选任的。他讲如皇帝、老子学说,后者关乎道德之学,想必已有教化作用。其与医学有关的皇帝内经等,具体到采药炼丹,必有辨本草、矿石药用价值的知识,到配方草药、炼就丹丸亲自服食验证等论说,以及自作自咏的诗歌、自撰文献等,有著作行世,可惜早已失传,仅留几首诗歌而已。而王羲之,因是“书圣”,借《兰亭序》等名书名篇,摹传至今,相关资料亦透露些与许询至深感情的信息,给萧山古史和今人增添些美谈。如果历史上北方士人给南方带来生产技术,那么许询、王羲之辈亦在会稽郡中传播过文化知识。

许询本来“好游山水,而体便登陟。”“好泉石,清风朗月,举酒永杯。”“好神游,乐隐遁之事。”他一生中,还在萧山其它地方隐居过,如北干之阳、究山、皋屯。究山在许贤乡,许询幼子许珪就在那里生活。皋屯在楼塔,唐朝就呼为“玄度岩”。

许询与王羲之、谢安、刘惔、孙绰、郗愔、郗昙、王濛、王脩、王坦之、司马昱(晋简文帝)、支遁等相交游,这些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。许询隐居后,仍旧与这些朋友相往来。许询能言善辩,长于说理。简文帝未登位前(封琅琊王、会稽王、抚军大将军、丞相),有一天,许去拜访,“尔夜风恬月朗,乃共作曲室中语。襟怀之咏,偏是许之所长。辞寄清婉,有逾平日。简文虽契素,此遇尤相咨嗟。不觉造膝,共叉手语,达于将旦。”对许询十分佩服。

许询与王羲之友谊很深。永和九年三月初三,王羲之宦游山阴,与谢安等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,饮酒赋诗,修袚褉之礼,也写了著名的《兰亭序》。许询是参与王羲之的兰亭修禊的四十一人之一。

王羲之晚年隐居嵊县金庭,许询特地从萧山赶过去与王羲之为邻。李白有诗云:“此中久延伫,入剡寻王许”(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)。诗中所指“王、许”,就是指王羲之与许询。

和刘惔交情也很好。刘惔任丹阳尹,许询去看望,刘惔招待得十分周到:“床帷新丽,饮食甘丰。”许询在都城住了一个月,刘惔天天去看望,还时时想念他:“清风朗月,辄思玄度。”

许询也结交地方官:“许玄度隐于永兴南幽穴中,每致四方诸侯之遗。”别人议论他,他却不以为然,说比起把天下让给他来,这样轻得多了。

许询后来居于剡县(嵊州),死后就葬在剡县孝嘉乡。他死在王羲之之前,大约活了40多岁。他的著作有集八卷、录一卷行世。宋以后不再流传。他的五言诗(主要是玄言诗)被简文帝称赞为“妙绝时人”,和孙绰齐名。但历经一千多年岁月淘洗,只有一首《竹扇》诗保存下来:“良工眇方林,妙思触物骋。篾疑秋蝉翼,团取望舒景。”

综合概述

相关史籍——世说新语

《世说新语·文学篇》注引《续晋阳秋》记载:正始中,王弼、何晏庄老玄胜之谈,而世遂贵焉。至过江,佛理尤盛,故郭璞五言,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。询及太原孙绰,转相祖尚,又加以三世之辞,而《诗》、《骚》之体尽矣。询、绰并为一时文宗,自此作者悉体之。许询是东晋玄言诗人的代表。晋简文帝人称玄度五言诗,可谓妙绝时人”(世说新语·文学)。许询诗今存数首,多系残篇,仅《竹扇诗》四句似较完整:良工眇芳林,妙思触物骋;篾疑秋蝉翼,团取望舒景,尚有情致。另有若干佚句散见《文选》注及《艺文类聚》。像亹玄思得,濯濯情累除。确是平典似《道德论》淡乎寡味的玄言。

不过由于玄言家多喜以山水为领略玄趣的言象,所以也有个别的写景佳句,如青松凝素髓,秋菊落芳英

严可均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辑有许询的《墨麈尾铭》及《白麈尾铭》。 许询,约晋穆帝永和元年前后在世。祖籍河南高阳。人称神童。长而风情简素,有才藻,善属文,与孙绰并称为一时文宗。好游山水,体便登涉,故时人云:询非徒有胜情,实有济胜之具。司马昱称其妙绝时人。著有文集三卷,《隋书》、《唐书经籍志》传于世。